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以“柔性”打造治水新路径 西安实现河湖共通大格局

行业动态

以“柔性”打造治水新路径 西安实现河湖共通大格局
2017-06-23 14:00:09

  古都西安,有“荡荡乎八川分流”的历史延续,也有西北内陆严重缺水城市的现实挑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生态文明?西安市以科学系统的治水理念向世人呈现出一个与水为亲的现代大长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改善水生态,实现人水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必要和先决条件。开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为主要内容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西安,立足区域水资源实际,尊重顺应自然,坚持创新,三年间,完成了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了西北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特色之路。

  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和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公众认知度为94.7%、公众满意度93.3%、公众践行度93.8%,均高于标准。在西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政府宣传有力,措施到位,水环境质量大幅度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综合评估结果为优秀。

  渭河荡清波,两岸绿荫绕。一路绿荫,生态与绿色是主题,西安人寻水,找一条载着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渭河水,那清波荡漾的河水两岸依然是满眼的绿树、聚集的群鸟、玩耍的游人。漫步在古都西安,不经意间,就会邂逅这涤荡心扉的生态画卷。那一处处的水面,清幽的水声,悄无声息地润泽着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给这座深沉厚的城市增添了水的灵气、生机与活力。

  “经过三年不懈努力,我市已全面完成7个方面25项指标建设试点任务,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市民也切身感受到了西安这座城水的灵气、水的活力。”西安市水务局局长贾生林欣喜又自豪地说。“走进西安,就像走近了一幅幅人与水 相生相谐 ,水与城 相依相融 的现代化都市画卷。”

  生态之城

  新思路描绘水生态文明新画卷

  夏日的早晨,踏着微凉的轻风,在细雨绵绵中来到汉城湖。湖水静静流淌着,让人在闹市的喧嚣和嘈杂中感到久违的平和惬意与神清气爽。穿梭于郁郁葱葱的林间小道,静听着温婉悦耳的风声鸟语,感受着古朴而恢宏的汉文化,无法不被汉城湖雍容大气、豪迈壮观、清新舒适的魅力所吸引。

  在汉城湖,游人既可以登临城墙,俯瞰汉城湖碧波荡漾,又能够泛舟湖水之上,仰视汉城墙遗址的伟岸身姿,令人不由得感叹:水城相辉映,大美汉城湖。那书写着“汉长安城城墙东南角遗址”的土黄色城墙,每一砖每一瓦都仿佛是两汉时光的凌空转世,让人不由心生对历史的尊重,对自然的敬重。

  一对悠闲散步的老夫妇望着美丽的汉城湖两岸感慨地说:“真没想到以前的垃圾遍地、臭气熏天、蚊蝇滋生的污水沟会变得如此漂亮!”

  汉城湖,原名团结水库,一直以来,为西安城郊农业发展、城市防洪保安、污水氧化净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30年来,水库由于设施老化、污泥淤积,原有功能丧失,库水环境恶劣,昔日水草肥美、鸥鹭翔集的优美景象不复存在。2006年,西安市投资15.8亿元启动汉城湖建设(即团结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六年时间,先后完成了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淤泥清运、库岸绿化等工程,恢复了水库调蓄排涝、灌溉和城市防洪等功能,重现了50年前初建成时的清澈水面。

  2013年,建设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按照“河湖治理为主、生态修复同步、景观文化叠加”的思路,以河流水系为骨架、以生态修复为重点、以历史文化为载体,把现代建设理念与历史文化相融合,深入挖掘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不断彰显西安特色的水生态文化,着力打造“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山水之城、人文之都,形成了融周秦汉唐历代文化元素的现代水生态体系。

  “十里水道,千亩水面,两千亩绿地”的水环境,35处水文化、汉文化主题景观。经过一系列的治理改造,汉城湖如今已经成为集防洪保安、园林景观、水域生态、文物保护为一体,以水文化、汉文化展示为主题的西安旅游新地标。

  以汉城湖为代表,在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的道路上,我市紧抓七大建设任务,探索创新,大胆实践,在严格水资源管理上找出路,在优化配置水资源上做文章,在保护修复水生态上下功夫,在创建特色水文化上求突破。在全省率先将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等职能交由水务部门统一管理,形成权威高效的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在全国出台了首部《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有效保护了关中“水塔”,颁布了《西安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条例》、《西安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法规,为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实施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城市建设试点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市区(县)联动”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建设新机制,有力地促进了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不断加强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实现涉水事务建设和监督管理的立体化、全覆盖。

  西安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充分挖掘和凸显独特的文化内涵元素,真正让水设施建设因文化的承传而具有可持续的生命力。积极开展水文化主题设施建设。打造了体现盛唐风貌的大唐芙蓉园、曲江南湖等景观,不断凸显唐文化元素;实现了护城河水上泛舟愿望,不断展示明清文化元素;建成灞渭桥景观工程,汉城湖天汉雄风广场、封禅天下广场、大风阁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景观,不断弘扬汉文化。把建设与恢复不同历史时期的水文化、水景观融入到水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使源远流长、厚重大气的古都文明得以延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汉城湖连续五年举办端午龙舟赛、汉服展示、文化庙会等体育赛事及水文化节庆活动。发展水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推广以汉文化、唐文化、明清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全面展现十三朝古都历史底蕴。不断打造水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水文化产业。2016年,亮相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秋晚会的南门护城河与大唐芙蓉园芙蓉湖惊艳全球。

  如今的西安,一幅“与水共生、依水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山水之都

  河湖库渠联通构建大格局

  每逢节假日,前往渭河绿地公园及湖池和景观桥的游人络绎不绝。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改变了周边小气候,成群的鸟类栖息戏水。身临亲水平台,放眼望去,云蒸霞蔚, 一派北国江南好风光。在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实践中,全市对渭河、灞河等15条主要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已完成治理堤防514.74千米,其中生态护岸堤防393.91千米。

  以打造集高新科技、旅游休闲、商务金融、居住生态为一体的滨水特色功能区为目标,渭河西安段建成生态堤防22.2公里,完成右岸堤外200米林带景观绿化工程,建成人工湖14个,形成生态水面2000余亩,实现了“水清、堤固、洪畅、岸绿、景美”目标,将渭河建成西安北城一道靓丽的生态屏障,为构建“南山北水”的城市格局奠定了基础。

  大气魄铺展大蓝图,大项目构建大格局。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以拉大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保护城市环境、推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为目标,以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实施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规划为抓手,从水破题,深入推进建设5引水、7湿地、10河系、28湖池的“571028”工程,精心打造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水利风景景观,着力构建水管理、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四大体系,促进河湖库渠有机连通,不断完善城市水系格局,助推了人、水、城和谐发展,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美丽景象。

  “长藤结瓜”,实施生态引水。以“引大济河湖”、“引沣进城”工程为依托,先后将秦岭北麓雨洪水引至曲江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兴庆湖、护城河、仪祉湖、昆明池、高新湖、汉城湖等,形成“长藤结瓜”串连运行模式,使涓涓细流穿城而过,变八水“绕”城为八水“润”城,使西安兼具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化城市。

  几年间,建成了西安湖、仪祉湖、航天湖、堰头湖、桃花潭、护城河示范段等9座湖池,新增生态水面1.2万亩;建成浐灞湿地、沙河水街、沣河湿地等10处大型湿地,新增湿地面积2.76万亩,形成“东有浐灞广运潭,西有沣河昆明池,南有唐城曲江湖,北有未央汉城湖,中有明清护城河”的城市水系新格局。

  “西安通过 八水 工程把秦岭北麓峪口出来的水,通过各条河流引到西安,搞生态建设,让自然资本大幅度升值。”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说,“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正好弥补了西安的短板,在整个西北大中城市具有示范意义。”

  五策治水

  聚合力标本兼治修复水生态

  西安是北方特大型城市,大西安建设步伐加快,资源需求日益增长,“水少”、“水脏”、“水患”问题长期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

  “河长一来,把污染源直接掐断了,现在潏河水清清亮亮。”居住在潏河边的长安区居民面不由自主为“河长制”点赞,“以前潏河水臭味很大,现在不臭了,水也清了,生活环境好了很多。”

  为了巩固提升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成果,西安市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决策部署,2017年1月16日,率先启动河长制工作。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在内的17名市级领导作为河长认领了19条市级主要河流,承担起守河治水的重要职责。确定区县(开发区)级河长252名,镇(街)级河长323名,村(社区)巡查员2772名,河道警长258名,总计3364名。

  “要实施 五策治水 ,抓好 五个关键 ,打造惠及市民群众的生态河、清水河、民生河。”6月1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在周至县召开的西安河长制现场会上的讲话更是让那幅山清水秀、天蓝云白的美丽画面在西安市民眼前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逼真。

  如何实施开源节流,保护修复水生态,成为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

  在水资源配置方面,我市改传统的“地表水、地下水”联调模式为多源互补模式,实现由“两水联调”(地表水、地下水)向“六水并用”(调蓄地表水、涵养地下水、截留雨洪水、调剂生态水、用足再生水、用好地热水)转变,有效缓解了生活、生产和生态争水矛盾。

  走进户县玉立芳华幼儿园,一座新建的60立方米的蓄水池清水荡漾,波光潾潾。据幼儿园负责人介绍,这是2016年新建的雨水收集利用工程。项目总投资116万元,市级财政补助20万元,配套人工湖一座,水净化处理设备一套,雨水收集管道500米。项目年收集利用雨水总量3750立方米,经简单处理后,可用于绿化灌溉、景观喷泉等,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

  截至2016年11月,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引导扶持城市雨水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开展雨水收集利用。至今已建成示范项目43家,年雨水收集利用量48万立方。收集到的雨水主要用于绿化浇灌、农作物浇灌、清洗路面、景观用水、混凝土制作等领域。不仅涵养了地下水资源,补充了大量供水水源,还有效改善了示范区的生态环境。

  为了有效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我市还大力推进灌区节水改造技术,完善田间节水设施配套,使全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06;引导工业企业自觉加强用水管理,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用水效率,2016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1.8立方米;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全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27座,日处理规模达到261万立方米;逐步增大再生水利用量,将再生水作为城市供水的“第二水源”、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及景观用水的主要水源,再生水利用量从2013年的0.63亿立方米增加到2016年的1.8亿立方米,有效地破解了缺水地区用水瓶颈,生态用水逐步得到补偿和保证。

  此外,我市先后开展了封停城市自备水源井和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作,1999年至今累计封停城市自来水到位地区自备井2304眼,累计压采地下水2.31亿立方米,累计回灌量达到290万立方米;浐灞生态区投资25.9亿元,全面完成水系整治和修复试点任务,成为西北首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为水利部在北方缺水地区开展水生态修复提供了成功典范。采取以治水为中心,以改土植树为重点,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联片开发,做到治一片、管一片、发挥效益一片。

  陈年的砖瓦风化了记忆,却建筑了历史;悠久的河道流尽了时光,却延续了自然。西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的生动实践让这座积淀深厚历史文化的古城不再只沉醉于曾经的辉煌和荣耀,更向世人宣告,看风流人物,还在今朝!这片土地,这座古城,不仅记载了昔日王公权贵的喧哗热闹,它更是今日平常百姓的安居乐土!

(新闻来源:西安日报)


上一篇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

公司资质                               更多..

工程项目状态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