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公安局联合召开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

公司新闻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公安局联合召开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
2019-06-14 16:52:48

  6月4日下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公安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卫通报了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市公安局环境安全保卫总队总队长娄志勇就重庆市严厉打击环境资源领域犯罪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参加发布会,共同回答了记者关注的问题。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市生态环境局宣教国合处处长苟渊主持。

  苟渊:大家好!在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重庆市公安局和市生态环境局在此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发布2018年全市环境状况公报、重庆市严厉打击环境资源领域犯罪工作有关情况。下面,请陈卫副局长发布相关新闻。

  陈卫: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下面由我向大家通报《2018重庆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讲话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生态环境部大力指导下,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突出“建、治、管、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重庆发展的主旋律。

  一、持续改善,佳景渐迷眼。

  2018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各尽其职、各尽其能、各尽其力,在“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态势。

  一是清水绿岸渐成风景。2018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总体水质为优,15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类;长江支流总体水质良好,114条河流196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81.1%、12.7%、3.1%和3.1%;水质满足水域功能的断面占86.7%。66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有效保障了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

  二是“重庆蓝”成为常态。通过大气污染防治系列措施,2018年,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6天,同比增加13天。其中空气质量优的天数为96天,良的天数为220天;全年无重污染天数,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40微克。黔江区、开州区、梁平区、武隆区、城口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石柱县、酉阳县和彭水县等11个区县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三是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通过加强噪声污染防治,2018年,重庆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4分贝,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5.1分贝;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6.1分贝,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5.1分贝,12369全年噪声污染投诉总量同比下降9.5%。

  四是土壤和固体废物环境风险有效管控。通过固危废管理,2018年,全市共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717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量达79.8万吨,综合无害化处置率达到87%以上,其中主城区污泥无害化处置达42.3万吨,连续4年保持100%无害化处置率。完成重金属排放量减排2%的年度目标,危险废物规范化督查考核达到国家A级要求,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五是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2018年,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主城所监测点位的电磁环境水平平均值低于国家规定的电磁环境控制限值;全市土壤、“三江”重庆段、三峡库区水环境、地下水及饮用水中放射性指标均处于正常水平。园林绿化方面,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59430公顷,公园绿地面积27852公顷,园林绿化覆盖面积63601公顷,城市公园528个,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43%。森林与草地方面,全市林地面积6791万亩,森林面积5964万亩,森林覆盖率48.3%。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28707.71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4.84%。(截至2017年底数据)耕地与农业生态方面,重庆市耕地总面积236.98万公顷,其中水田95.83万公顷,旱地141.07万公顷,水浇地0.08万公顷。(截至2017年底数据)同时,加快推进了农业绿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物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方面,全市自然保护区总数58个,面积80.48万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的9.77%。风景名胜区36处,分布在31个区县。我市分布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6种。气象与自然灾害方面,重庆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均接近常年。年平均气温为17.6℃,35℃以上高温日数为43.1天。

  二、建治管改,实招见成效。

  持续改善的数字后面,是生态环保人的不懈努力与付出。2018年是重庆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一年,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我市出台了《重庆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统筹“建、治、改、管”,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并按照项目化、工程化的要求,扎实推动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工程建设,不仅确保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而且建成一批污染治理设施,整治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全力建设,加快填补环保设施短板。

  面对环保设施建设缺口大、欠账多这一“卡脖子”问题,重庆市各级各部门从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道路交通污染防治、船舶码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保监管大数据等方面着手,加快填补环保设施短板。我市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作为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强力推进,2018年,完成8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和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以及100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新建乡镇生活污水配套管网2380公里,城市生活污水管网455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3.5%,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提升至82%。三江干流沿线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部由一级B提高至一级A排放标准。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城市危废处置能力短板正日益凸显。2018年印发《重庆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布局规划(2018-2022年)》,建成投运1个危险废物填埋场和1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推进9家危险废物综合收集贮存试点。新建成投运两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和一座餐厨垃圾处理厂,主城区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在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置暨清漂码头工程建设方面,长寿、涪陵、忠县、云阳等区县码头相关项目基本建成。大气、水环保大数据平台实现科技支撑环境管理,去年8月,亮相智博会,引起广泛关注。

  二是狠抓治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我市着力治理突出环境问题,积极为民解决环境民生。2018年全面推进长江主要支流及不达标河流监测“体检”工作,设置约1200个监测断面,详细掌握流域干支流水质总体情况,指导区县完善“一河一策”编制,系统推进流域污染治理。龙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被作为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典型经验做法获全国通报表扬。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完成153个环境问题整治。大气污染防治深化“四控两增”举措,全年抽检、遥测机动车26.8万辆,淘汰老旧柴油车1.7万辆,整治冒黑烟车和超标车2.6万余辆,推广新能源车1.3万余辆,推广纯电动客渡船40余艘。督促8000余个施工工地严格执行控尘“十项规定”,建设和巩固扬尘控制示范道路1700余条。累计关闭搬迁大气污染企业300余家,完成7台共252万千瓦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企业深度治理676家。完成2200余家餐饮业和公共机构食堂油烟整治,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累计3098平方公里,烟花爆竹禁放范围扩大到绕城高速公路以内以及渝西片区建成区。加强与四川省广安市、达州市等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强化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及来源解析研究。完成44个扰民固定设备噪声源整治,多部门联合开展环境噪声专项整治。

  三是强化管理,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2018年,我市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持续改善监管效能和效率。划定2.04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4.82%。严格执行环评制度,以“三线一单”为手段,划框子、定规则、查落实。联合开展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执法专项行动,对行业内违法行为形成震慑。以花溪河、梁滩河、临江河、濑溪河、龙溪河5条河流流域为重点,组织开展2018年利剑执法专项行动,积极摸清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底数。实现市级环保集中督察全覆盖,有力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环保责任。司法联动,形成打击和震慑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全市环保系统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

  四是深化改革,充实完善体制机制。

  我市进一步加快环境监管制度改革步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释放政策红利。设立“红黑名单”,对445家企业的2017年环境信用等级开展评价,10家不良企业被纳入“黑名单”。承担的48个国家水站建设任务于2018年全面完成,监测数据已上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重庆环保产业基金公司股权转让取得进展,预计基金总认缴规模将超过90亿元。实施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且流经两个区县以上的19条次级河流涉及的34个区县均已签订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改革正在发挥效力。

  三、任重道远,扬鞭需奋蹄

  2018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2019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水、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离老百姓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今年开始,我们即每一天都在竭力争抢每一个蓝天。2月,在渝北区、两江新区启动开展了排污口排查试点,目前已经完成无人机航测一级排查、人工二级排查和疑难点位攻坚三级排查,起草了溯源整治方案;在其余23个区县压茬式推进排查工作,在全国率先完成方案制定,由市级统一组织,启动航测一级排查,截止5月28日,长江段完成89.5%,乌江段完成99%,嘉陵江段完成88.4%。开展了打击污水偷排直排专项行动,目前,全市已出动3万余人次,排查点位29375个,发现问题2323个。对濑溪河、临江河、璧南河等不达标河流,启动综合治理。4月,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名单的公告》,从全国60多个候选城市中确定了重庆为试点城市之一,重庆还作为试点城市代表在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会上就如何建设“无废城市”进行了交流发言。近期,我们又启动了“严查噪声污染 确保高中考环境”专项执法行动,集中检查考场周围100米区域内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并持续至6月15日,为考生开启“静音”模式。1—4月,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8.1%,截至5月31日,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33天,同比增加1天。

  下一步,我们将从推进生态环境体制改革、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服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及持续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等方面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始终聚焦打好碧水保卫战、蓝天保卫战、净土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标志性战役,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同志们,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参与。在此,向你们对生态环境事业的支持与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希望你们继续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鼓与呼,让我们为早日把重庆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而努力。谢谢大家!

  苟渊:接下来,请重庆市公安局环境安全保卫总队总队长娄志勇发布重庆市严厉打击环境资源领域犯罪工作有关情况。
  娄志勇:大家好,下面由我来为大家通报相关情况。

  2018年全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公安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督查,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整治突出环保问题、防控风险领域隐患等方面成效明显,全年共破获环境资源保护类刑事案件1000余起,侦破公安部督办案件11起。

  2018年度,重庆警方通过多种形式多次传达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精神和部署要求,并立足职能切实履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重庆警方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全面推行河长制和健全完善河长制组织体系的决策部署,联合市河长办出台《关于全面实施河库警长制工作的意见》,推行实现了“三级河库警长制”全覆盖,设立区县级河库警长130余人,乡镇(街道)级河库警长950余人,创新举措积极服务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工作大局。

  一直以来,重庆警方始终坚持对环境资源领域犯罪“零容忍、出重拳”,分时段、针对性开展了长江流域污染环境违法犯罪集中打击整治、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农资环境犯罪等专项行动。2018年,全市公安机关共破环境资源保护类刑事案件1000余件,同比上升26%,侦破11起公安部督办案件,对我市破坏资源保护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2018年,重庆警方与生态环境、检法等部门在推动完善制度建设、统一法律认识、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促使刑责治污合力不断增强。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进一步健全衔接机制、强化联动执法,重拳打击环境违法犯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与生态环境等部门强化联合执法、综合整治,先后组织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执法等行动,以实际行动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继2017年170余名基层民警取得采样取证资质后,2018年再次联合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危险废物认定培训,全市100余名公安环保民警取得合格证,执法能力进一步提升;与市生态环境局加强沟通联系,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筛选工作,先后梳理100余条环境损害线索移送检察机关,部分线索已立案并开展诉前程序。

  接下来,全市公安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及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和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总体部署,着力强化环境资源犯罪打击、环境安全风险防控、警种专业能力提升,深化行刑执法协作,抓实河长制、河库警长制实施,为守护绿水青山、护航生态文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苟渊:最后,欢迎各位记者朋友提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请问2018年环境状况与去年相比有哪些特点和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是否呈现好转态势?

  大气处:2018年,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6天,比2017年增加13天,无重污染天气。PM10年均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并自实行新标准以来首次达标;PM2.5年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为实行新标准以来最低;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0%并首次达到个位数;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一氧化碳年均浓度为1.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并达标。全市38个区县(自治县)有11个空气质量已达标,同比增加6个。

  水处:2018年,全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42个国家考核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90.5%,一些支流水质得到改善。如大溪河,2017年水质还不能稳定达到,2018年水质稳定达到了三类;临江河水质由Ⅴ-劣Ⅴ类提升到Ⅳ类。

  新华社记者:请问公安部门是如何加大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力度的?可以介绍一下有关案例吗?

  市公安局环境安全保卫总队:公安机关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主要作用是刑责治污,履行预防、制止和打击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活动的职责。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具体包括《刑法》第338条至第346条规定的污染环境、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采矿等罪名。同时,通过与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委等部门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切实提升针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的查处打击效能。

  市公安局环保总队先后参与、指导侦办了一批在全国和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典型案例。如:某家具有限公司污染环境案,系全市查获的首例家具喷漆排放有毒物质污染环境案;周某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查获的野生动物中有5只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冯某某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查实非法占用农用地面积达150余亩;巫溪大宁河系列非法采砂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查实非法获利金额达1300余万元。上述案件的成功侦办,对我市破坏资源保护犯罪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并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重庆电台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今年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工作。

  执法总队: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同志多次对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作出指示、批示,并率先垂范、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督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市生态环境局今年已开展整治污水偷排偷放、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自动监控、自然保护区、环境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等10余项环保专项行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区县党委、政府积极行动,推进问题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我重点介绍两项行动。

  一是整治污水偷排偷放行为专项行动。3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整治污水偷排偷放行为专项行动方案》,计划用一年的时间,重点整治10个领域8大类污水偷排偷放环境违法行为。4月,陈敏尔书记、唐良智市长签发第1号总河长令,决定在全市开展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全市已出动3万余人次,排查点位2.9万个,发现问题2323个。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完成了首轮联合督查,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已建立台账,定期跟踪,分类施策,有效解决问题。

  二是率先在全国试点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生态环境部将重庆渝北区、两江新区和江苏泰州作为全国三个试点城市,通过“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四项任务,探索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经验,为推进长江修复工作奠定基础。今年春节刚过,生态环境部就在渝召开11省市参加的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启动会,对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作出部署。今年2月以来,在生态环境部、周边5个省市和各区县200余名同志共同努力下,试点区域已经完成无人机航测一级排查,人工二级排查和疑难点位攻坚三级排查,45公里河段共发现排污口304个,正在推动问题整治。其他23个区县全部完成方案编制,并报生态环境部备案,基本完成23个区县的无人机航测,包括长江680公里,乌江201公里,嘉陵江173公里河段的航拍,即将启动数据解析和二、三级人工排查。此次行动应用了无人机、无人船、机器人等大批高新技术装备,“天地”结合,“人机”互补,是一场水、陆、空结合的大体检,实现了排污口“应查尽查”目标。作为试点省份,我们将配合生态环境部形成排污口排查整治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规范,探索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司法联合和部门联动,加大联合执法和惩戒力度,共同开展好各项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推动建立长效机制,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作出积极贡献。(杨礞羽/文)

(新闻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宣教国合处)


上一篇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

公司资质                               更多..

工程项目状态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