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京津冀协同治气迎来拐点 摁下精细化治霾“快进键”

行业动态

京津冀协同治气迎来拐点 摁下精细化治霾“快进键”
2018-08-02 10:20:51

  2018年,京津冀治霾行动继续加码。

  当头顶的澄澈蓝天、呼吸的新鲜空气成为奢侈品,雾霾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绕不开的时代考题。随着生态环保深入推进,京津冀三省PM2.5年均浓度逐年下降,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天津、河北甚至已于2016年年底完成了规划规定的PM2.5改善幅度。而在此之前,自2016年入冬以来,华北地区持续多日的雾霾,以其浓度强、时间长、范围广的特征,“雾锁迷城”自此成了业界舆论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整个区域共同面临的困境也让京津冀组团发力的环保路径更加清晰。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今年起至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依旧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重点区域。从过去打好蓝天保卫战,到未来3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一字之变,背后的底气是4年治霾经验和成绩单。既有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六省区市深化区域联防联控,还有多个城市正在不断推动着“煤改电”等能源替代工程。

  一方面“壮士断腕”般治污,一方面“拧成一股绳”防霾治霾。新阶段意味着新变化,第一大变化就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的升级。这是协作小组成立五年后的最新调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业界分析普遍指出,从“协作小组”到“领导小组”的升格在增强京津冀生态环保整体效能的同时,也将更强力地推进三地大气治理的深入开展。

  病去如抽丝,治霾亦任重道远。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措施,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进一步优化主要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单位产品能耗。重点污染源进行防治,针对高耗能产业强化治污措施并加强监控。同时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解决农村散煤燃烧等能源利用问题。仅就北京而言,当地将全面清理整治超过2497家“散乱污”企业,再关停退出百余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

  从机制建立到执法落实,京津冀三地已经逐步构建出“量身定制”的协作机制。具体表现为各市量体裁衣的具体攻坚方案,包括各项主要任务的具体完成时限和工程措施,且内容各有不同。诚如北京市正从工程减排向管理减排转变,未来三年将聚焦柴油货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防治领域。对于河北来说,重点则是工业污染,尤其是钢铁等“两高”行业。三地环境保护部门表示将继续深化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开展联动执法,共同排查、处置跨区域、流域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违法案件。

  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过去这些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一些治霾措施还是有些粗放,未来三年将以更加精细化的手段来治理。下一步,京津冀三地将依托热点网格技术开展精准执法,加大对“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的整治力度。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就曾对此表示,2020年之前,要通过若干场攻坚战,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蓝天获得感。

(新闻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上一篇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

公司资质                               更多..

工程项目状态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