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2018-07-13 15:43:56
-
云南大理,一个提起来就能想象依山傍水美丽图景的旅游胜地,更是在苍山洱海的渲染下成为众多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
美食、美景、美人,可以说大理一样都不缺。慕名而来旅游的,专程赶来拍照的,说走就走来散心的,总之大理就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而从洱海污染进入人们的视野开始,大理更是个有环保故事的地方。
不久前,“洱海洗车”事件才刚刚刷屏互联网,云南大理市公安局已经通报最终结果:罚款2000元。接连两起洱海洗车事件车主均被罚款,一方面洱海保护意识仍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可见地方对于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的严防死守。
实际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环保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协同探索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苍洱大地锻造一支生态铁军,这是环保工作觉悟,更是对未来新征程的期许。
从科研攻关,到创新工作方案,大理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在不断加快。以苍山洱海为契机和重点,大理环境保护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方针,例如收紧水污染较大的项目审核,严抓环境监测和环保监察作用,多方位提高基层管理队伍综合素质水平等。
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整个2017年,大理已经查处相关案件300多起,是州环保局建立以来立案查处最多的一年。同时,2017年的处罚行业之广,罚没金额之高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亮剑洱海水污染,关闭千余家客栈,实施“七大行动”,2017年的大理牵动了全国上下名为“环保”的神经。2018年,大理更是提高了各方面的环保要求,甚至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组意见,约谈了“一把手”,力求不折不扣完成问题整改。
在日常监察方面,大理也下了大工夫。据了解,大理州纪委监委问责治乱、约谈治懒,以严格监督执纪为导向,继续夯实洱海保护责任。
不作为、乱作为、懒作为,都将纳入大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整治范畴。严处理、重处理,2017年大理州纪检监察机关已经开展相关检查1300多次,问责干部68人,在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原则落实上走得越来越远。
形成责任闭环,这就是大理确保各项生态措施100%落地的有力保障。面对经济层面的绿色转型,面对洱海核心的水污染治理,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主题,大理“脱胎换骨”的决心是无比坚定的。
一如大理白族自治州畜牧业的现代化蜕变,通过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发挥科技支撑作用,逐步构建起稳定的生态产业链。无论是建设有机肥加工厂,还是大型生物天然气工厂,都有助于大理的畜禽养殖走向清洁生产,资源利用。
至此,大理的生态建设有了良好开局。围绕苍山洱海的“青山碧水”之争仍会继续,大理的环境保护也会形成有序、科学、长效的循环生态圈。
(新闻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 上一篇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
公司资质                               更多..
项目搜索
联系我们
电话:
023-68713198- 13708391618
传真:
023-68713198邮箱:
397863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