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土十条”周年庆(三):对不起,很缺钱!

行业动态

“土十条”周年庆(三):对不起,很缺钱!
2017-05-17 17:09:09

  “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一路走走停停,发现没钱不行。”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里,金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污染治理,不但没钱不行,钱少了照样寸步难行,尤其是对“土十条”出台后的土壤修复领域,更是如此。

  “土十条”出台之前,不少人对土壤修复这块大蛋糕心怀憧憬,出台之后,这份憧憬越发强烈,纷纷预测将有数万亿的市场大门敞开。不过环保部长陈吉宁明确表示,“土十条”治理土壤污染,是个“大治理”过程,并非要直接投入几万亿元。

  实事求是地说,土壤修复产业的确是一块诱人的美味大蛋糕,值得期待,更值得实力企业抢食,但需要认清的现实是:土壤修复这一行业存在巨大的资金短板,说白了,就是没钱。

  土壤治理需要多少钱?

  根据2014年4月环保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总点位超标率为16.1%,具体到耕地就有333.33万公顷耕地因遭受污染而不宜耕种。

  土壤污染治理有多花钱?有这样一个数据,以美国治理污染的经验看,净化这块相当于天安门广场四分之一面积大小的土地,需要的治理成本是3亿多元人民币。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蓝虹曾指出,仅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业耕地而言,即使采取土壤修复成本最低的植物修复法,每公顷的修复成本也将达到30万元,耕地修复所需资金总额将高达6万亿元。

  而农业耕地还只是其中一部分,矿区土壤污染以及宗地修复等同样耗资巨大。如果严格按照国家治理标准,若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土壤污染工作,至少需要超过10万亿的治理资金。

  土壤修复资金哪里来?

  根据《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为300亿元。参与起草土十条的中国环科院研究员谷庆宝说:“经我们测算,根据‘土十条’的要求,国家将投入的资金在4500亿左右。”

  一般而言,关于土壤污染治理,国家层面的中央资金一般作为引导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应大于一定比例。然而即使二者相加,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统计数据显示,政府承担的修复资金所占比例达3/4。

  当资金来源过度依赖政府,缺乏稳定的支付体系,无法形成健康合理的商业盈利模式。也正因商业模式的不明朗,导致地方政府对资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掣肘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

  如何治愈“钱荒症”?

  相较于水与大气,土壤修复对于资金的需求更大,可政府财政力量有限,让企业出钱也困难重重,“土十条”中也明确提到加大政府购买、发展绿色金融、发债等方式,可是面对如此踟蹰不前的景状,又该怎么办?

  有业内专家表示,设立土壤修复专项基金具有必要性。考虑到土壤改良治理的持续性、持久性,政府可为土壤污染的防范和治理,设立一个专门的“超级基金”。资金来源从工业指标和商业指标中提取,采用政府性信托基金运作模式,专人投资管理,独立核算。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建议,借鉴美国政府性信托基金(如超级基金)运作模式,尽快建立以“谁污染、谁付费”和“谁投资,谁受益”为原则的多责任、多目标的投融资体系,确定合适的基金规模和资金来源,用于解决历史遗留和无法确认责任主体的污染土壤修复问题。

(新闻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上一篇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

公司资质                               更多..

工程项目状态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