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打响治水提质“五大战役” 深圳河长制再推进

行业动态

打响治水提质“五大战役” 深圳河长制再推进
2017-10-25 14:41:14

  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10月23日下午,深圳举行全市环保系统全面推行河长制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冲刺动员会,贯彻10月10日深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冲刺大会精神,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生态环境整治攻坚战,推动早日实现 “碧水深流 ”的治水愿景。

  深圳全面推行河长制,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广东省决策部署的一项制度建设,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实现创新发展新突破的内在要求。随着河长制的实施,对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滞洪区、海湾健康生命,完善水治理体系,补齐水环境治理短板,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推行河长制治水成效显著

  深圳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面。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深圳是较早推行河长制试点的地区之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今,更是提出更为全面、完善的制度规范,推动深圳生态绿色发展。

  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大治水投入,2016年治水提质项目完成投资110.4亿元,共启动461个治水提质项目,其中完工106个,开工181个。今年治水提质项目再计划投资190亿元,共安排治水提质项目486个。

  早在2012年,深圳宝安区就开始探索实施“河长制”,一把手主抓,各部门联动。

  今年5月底,深圳出台了《深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布了148条(160段)河流的河长名单,包括茅洲河、深圳河、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 5 大河流等。其中,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任总河长,兼任茅洲河市级河长。

  6 月初,首批“深圳民间河长”共计45位热心市民走马上任。这些经过培训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 “深圳民间河长”,与政府“河长制”形成协作机制,加强水污染防治领域的社会监督及公众参与,推动早日实现 “碧水深流”的治水愿景。

  如今,全市310条河流已全部落实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长,共有754名领导干部担任河长。全市今年年底前还将全面建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

  全面推行河长制,深圳治水环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根据深圳市环保部门最新监测数据,深圳市建成区36条(45段)黑臭水体中20段已基本完工,其中 18 段初步消除黑臭,并通过公众评议;整治中的 25 段水质逐步改善,12段已由重度黑臭转为轻度黑臭。其中茅洲河、深圳河、观澜河等河流的部分支流水质显著改善,达到或接近地表水Ⅴ类。

  部分整改任务滞后治理任务艰巨

  虽然深圳治水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深圳水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治水提质任重道远。在此次动员会上,市人居环境委主任刘初汉指出,当前环保工作存在部分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滞后、黑臭水体治理任务艰巨、断面水质差距较大等不足。他表示,全市环保系统应切实提高认识,全力以赴打赢生态环境整治冲刺攻坚战。

  据介绍,市人居环境委全面对接深圳市委、市政府推进水污染治理和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各项任务要求,按照表格化、项目化、数字化、责任化原则,分解出300多项具体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并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了责任手册。

  动员会上,市人居环境委副主任刘德峰就全市环保系统推行河长制工作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责任手册和任务书进行了系统解读和全面部署。他呼吁深圳各区环保部门要当好辖区环保工作的参谋部、先锋队、督战队角色,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环境综合管理,落实饮用水源辖区保护责任,统筹推进本区域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的各项工作等,充分发挥河长制对水环境治理保护的作用。

  根据治水规划,市人居环境委定下了“小目标”:2017年年底前,完成建成区36条45段黑臭水体流域内所有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及验收工作。2018年年底前,完成五河五库(深圳河、茅洲河、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及深圳水库、铁岗水库、石岩水库、西丽水库、长流陂水库)及133条黑臭河流域内所有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及验收工作。2019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其他河流流域内所有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及验收工作。2019年底前建立长效机制。

  治理时间表出炉落实治水提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今,深圳水环境治理目标已明了,时间表也早已出炉。为了向深圳市民交出满意答卷,市人居环境委将在全市环保系统开展水质监测通报排名、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智慧环保行动等“十项行动”落实治水提质“五大战役”。

  水环境质量改善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7月起,深圳市水环境监测已覆盖310条河流402个断面,接下来,将强化水质监测和通报排名数据应用,并研究建立异常河流约谈机制。同时,市人居环境委还将建立排查整治机制,对于水质异常的河流,及时彻底排查整治,加强督办指导。

  治污必须从源头抓起,管住涉水污染源,是河流治理的关键。在整治和预防源头污染方面,深圳将开展涉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小散乱污”集中整治、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业污染源严查严管行动。11月30日前,全面排查3981家在管企业及4万余家“小散乱污”企业等工业污染源,同时排查农贸市场、汽修、洗车以及食街等三产行业,对于污水排放不合格的场所和企业,市水务集团等供水企业停止其生产、经营用水。

  在污水收集处理体系中,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是污染物削减的关键一环。为此,深圳将开展水质净化厂环境综合管理专项行动,全面规范水质净化厂的运行及环境综合管理。与此同时,深圳还将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净化行动和PM2.5保27行动,确保饮用水源不受污染以及2107年PM2.5年均浓度不超过27微克/立方米。

  此外,深圳还将开发建设全市统一的智慧环水系统,建设监测、监控、预警、应急于一体的决策平台和指挥系统,逐步打通市区环境信息壁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提升环境管理的数字化和精细化水平,为环境管理提供精准、精确的服务和支撑,让环保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推进深圳生态文明建设。

  原标题: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

(新闻来源:深圳商报 吴洁 陈曼琳)


上一篇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

公司资质                               更多..

工程项目状态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