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长江生态行:给长江做“保洁”的人

公司新闻

长江生态行:给长江做“保洁”的人
2017-07-13 12:29:47

重庆市万州区的清漂工人在进行江面保洁。
 

  ◆长江生态行采访组

  中国环境报记者班健 刘秀凤 徐卫星 聂廷勇

  每天早上七点,一叶扁舟准时出现在重庆市万州港的江面上,清漂工刘松和老李站在船头,不断用网兜打捞水中的垃圾,包括树叶树枝、杂草、矿泉水瓶、废弃装修材料等。今天,老李还捞起了一条死鱼。

  清漂是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的重要一环,通俗来讲,就是给长江做保洁。由于三峡蓄水,河床变宽,水流速度减慢,自净能力变差。为应对江面上的漂浮物,更好地保护母亲河,2003年起,万州开始开展系统清漂工作。

  万州区内沿长江干流为83公里,共设有7个清漂点,每个点常年安排有两艘清漂船只进行日常保洁。到了垃圾比较多的时候,长江万州段每天作业的清漂船会达到六七十艘,除了清漂队自有船只,还会租用很多渔船等社会船只参与。

  刘松说,他们每天有9个小时在江面上工作,上午7点到12点,下午2点到6点。“现在还好,夏天特别热,船头甲板上温度有四五十度,鸡蛋都能热熟。冬天的江面上,风特别大,手也会特别冷。”刘松干清漂已经七八年了,说起自己的工作轻描淡写。实际上,清漂是个力气活,几十吨垃圾就靠清漂工一点一点打捞上来,体力消耗特别大。

  干了十几年清漂工作的熊船长告诉记者,在夏季,尤其是暴雨过后,库区江面的垃圾最多,最多的时候每天就能打捞起200多吨垃圾。其余时间属于江面保洁阶段,每天也要打捞三四十吨垃圾。

  提起长江万州段的清漂工作,当地人都会提起一个名字——刘古军。

  刘古军出生在渔民世家,在做清漂之前,他主要在长江上跑轮渡。随着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大量漂浮物出现在库区,刘古军毛遂自荐组建清漂队,担负起为长江保洁的工作。

  曾有人把刘古军称为“清漂王”,因为他跑遍了万州区大大小小每一条河流,绘制了一份库区万州段水域图,把23个洄水区、27条支流熟记于心,还设置了4个漂浮物观测点。他还摸准了漂浮物的规律,教队员们用巧劲,打捞效率明显提高。

  随着工作深入开展,清漂的自动化程度也在提高。记者看到,4艘机械化清漂船停靠在清漂码头。与完全靠人工打捞的传统方式不同,机械化清漂可以实现自动作业,而且能够实现边收集边压缩,有效节省空间。这样的一艘船,一天就能收集40吨垃圾。熊船长说,在江面漂浮物多的时候,这些自动化的装备就能派上用场了。

  这只是三峡库区清漂工作的缩影。现在,清漂已经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不仅在万州,下游的云阳、巫山等地也有专业的清漂队伍。自2013年重庆启动新一轮“碧水行动”以来,全市已累计清理水面漂浮物约150万吨、消落带垃圾306万吨,通过常态化清漂工作,确保了长江干流及次级河流江清岸洁。

(新闻来源:中国环境报 长江生态行采访组)


上一篇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

公司资质                               更多..

工程项目状态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