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提速可燃冰产业化进程 “中国方案”创下世界之最

行业动态

提速可燃冰产业化进程 “中国方案”创下世界之最
2017-07-12 14:13:06

  在人类日益为能源所困的今天,可燃冰的成功试采自然是万众瞩目。从开采出气,到完成预期任务、实施关井作业,中国已率先攀上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7月9日下午,位于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正式关井。自2017年5月10日点火以来,试采井已连续产气60天,累计产气超过30.9万立方米,平均日产5000立方米以上,创造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这也标志着,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开采取得圆满成功。

  可燃冰,简而言之,即可以燃烧的冰块,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试采成功对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优化能源结构有重要意义。和人们熟悉的海底石油、天然气田相比,俗称“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是标准的“高潜力”能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新型洁净能源之一。

  可燃冰或甲烷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易燃。它在非常低的温度下由水和微生物产生的甲烷形成。如果有火源,它就会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反复试验数据证明,如果将同等体积的可燃冰和固体酒精同时点燃,可燃冰的燃烧时间则会远远长于同等体积的固体酒精。也有舆论指出,全球“可燃冰”储量可产生的能源或许比其他所有已知矿物燃料所产生的能量更多。

  从燃烧值来说,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逾120方天然气。正因为能源对于国家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可燃冰的巨大潜力,因此可燃冰成为了重要的战略资源,各国争相研发对其开采技术。但是,可燃冰开采难度之大也是业界公认的。由于开采作业费用高昂,技术难度大,这种存在于海底的能源基本未被利用。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这种深藏逾海底的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就足以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迄今,各国仍未有完善的开采方案。

  也正基于上述背景,我国科学家利用降压法,将海底原本稳定的压力降低,从而打破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成藏条件,同时,在举升方式等多方面实现创新,产量提升效果显著,试采持续时间已达到生产性试开采要求,为未来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还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保护环境,到目前为止在开采过程中没有产生污染。

  据新华网日前报道消息称,这次试开采成功是中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意味着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有了安全、环保的“中国方案”。而此次试采的成果表明,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都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领跑优势,且优势仍在扩大。

  未来,我国还将继续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环境监测,为制定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环境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更为利好的消息是,中国可燃冰蕴藏量丰富。据中国经济网此前报道,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全国可燃冰资源储存量约相当于1000亿吨油当量,而南海海域是中国可燃冰最主要的分布区,其中有近800亿吨就在南海海底。

  基于中国可燃冰调查研究和技术储备的现状,预计我国在2030年左右有望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化开采。以可燃冰开发目前的进程来看,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化进程都已超预期。因而,在此背景下的可燃冰未来商业化生产可期,利好海上油气钻采设备和天然气装备产业链的相关企业。

(新闻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上一篇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

公司资质                               更多..

工程项目状态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