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兰州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强制分类 任重道远

行业动态

兰州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强制分类 任重道远
2017-07-03 12:27:31

  前不久,国家相关部门下发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到2020年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时代即将到来,垃圾该如何投放和处置?”消息传来,垃圾分类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兰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尚在筹备和征求意见阶段。媒体采访中,不少市民、环保人士、专家学者们认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对于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有重大意义。对每一位市民来说,应逐步培养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和意识;对于垃圾如何分类、分类后如何处理,需要相关部门系统谋划,全链条推进,特别是在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四个环节主动作为。

  你家的垃圾分类了吗

  每天早上上班出门时,兰州市民申惠仁已习惯将家里整理好的垃圾随手携带,丢进楼下有蓝色标识的垃圾桶。6年前,申惠仁居住的城关区鼓楼巷家属院楼道的垃圾道被封后,她慢慢形成了每天随手带垃圾下楼的习惯。

  从2003年兰州市提出“垃圾不落地”的目标开始,十多年来,兰州市环卫部门尝试了多种清运作业模式。以城关区为例,首先探索了上门入院收集模式,将垃圾收集点由2010年的265个减少到目前的112个。实现了垃圾从源头直接清运,从而提高垃圾转运效率。目前,城关区1587家物业小区实施了垃圾“桶装化”入院收集,收集覆盖率达到100%。

  据不完全统计,兰州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3000吨。这些生活垃圾最终被集中送往垃圾焚烧发电厂。在申惠仁的眼中,这十年间,从楼道垃圾道倾倒垃圾的处理方式,到居民小区设置垃圾清运专用桶,再到生活垃圾用来焚烧发电,兰州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她认为,“生活垃圾一烧了之,有点可惜。”在申惠仁看来,生活垃圾中有很多可回收利用的物品,比如纸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纺织品和金属等,如果对这些垃圾再进行分类处理,就能真正实现垃圾处理的“吃干榨尽”。

  兰州市的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如何呢?

  “家里的垃圾还要分类?没听说过。”“楼下就两个垃圾桶,直接扔里面就行了,没必要分类吧。”“我觉得像过期药品、废旧电池、用剩的杀虫剂、日用化学品等这些有害的垃圾应该有专门的投放处,关键是找不到投放的地方。”……经过调查发现,许多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缺乏明确认识,同时,目前各小区没有设置详细的垃圾分类投放点。

  申惠仁认为,这次国家出台的强制垃圾分类方案,就是要提高生活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她建议小区能有垃圾分类桶,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就会更高。

  垃圾分类庞杂需各方配合

  “生活垃圾分类的路上,任重道远,我们一直在坚持做。”长期致力于垃圾分类宣传的环保志愿者张博,是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工作之余,张博和志愿者们经常深入学校、社区、人流量大的商场等多个场合,通过趣味游戏、互动有奖等多种方式,对市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在不久前举行的“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现场,举行了甘肃首家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样板社区共建及授牌仪式、甘肃首家垃圾分类普及践行示范学校授牌仪式、甘肃首家绿色环保垃圾分类亲子科普培训基地授牌仪式和“小手暖大手——致敬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城管执法者”等多个仪式。张博和志愿者们以“小手拉大手”“小手带大手”的形式宣传“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活动。

  “我们小区正在和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工作人员衔接,商定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细节。”甘肃首家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样板社区负责人在电话中说,细节主要涉及分类垃圾桶的配置、市民投放垃圾习惯宣传教育以及配套设备费用等问题。

  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甘肃省首家样板社区力争打造一个住户将生活垃圾分类后投放至指定地点,定时将分类垃圾拉送回收的智慧社区,将可回收、可利用的垃圾充分利用,将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妥善处理。样板社区一旦打造完成、运行成熟,将借助垃圾分类普及践行示范学校和绿色环保垃圾分类亲子科普培训基地在省会兰州和全省各地进行示范推广。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已经做了十余场公益宣传的张博对此感触很深,培养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需要一个过程,垃圾分类后的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需要多个职能部门配合、实施。

  张博除了电话联系学校、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公益宣传活动外,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结合垃圾分类起草不同的活动方案。这十余个策划案,就是要通过“小手拉大手”“小手带大手”的互动趣味游戏形式,教会和引导孩子们认识和了解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及其他垃圾的分类。

  建好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平台

  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不仅有效改善城乡环境,还将不断提高可回收资源利用率。

  6月28日下午,在兰州市城关区中林路一个生活垃圾投放桶前,52岁的“拾荒者”张俊才掀开垃圾桶盖,伸手将浮在上面的两个饮料瓶拣出,用脚踩扁后装在随身背的编织袋里。“现在能捡到的可回收垃圾仅是以前的三分之一,‘拾荒’生意大不如以前。”张俊才之前是一名垃圾清运人员,开着三轮摩托车负责甘家巷、中林路、正宁路多个小区的垃圾清运工作。2017年2月份起,环卫部门“垃圾入院收集”工作实施后,清运队调配小型巡回收集车进行垃圾收集,张俊才失去了就手“拾荒”的机会。

  “‘拾荒’生意冷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埋在垃圾桶下面的可回收垃圾现在就捡不到了。”张俊才感叹,这几年的废品收购价格在逐年下降,以废旧铁为例,如今每公斤的收购价仅为0.1元/公斤,饮料瓶、废旧塑料为0.8元/公斤,前几年最高时能卖到3元/公斤。

  “拾荒者”张俊才的经历是目前再生资源回收业的一个缩影。

  据省商务厅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建成分拣中心50户、集散市场28户、分拣集聚区9户;现有再生资源回收企业500余家,回收网点近4000个。省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甘肃省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晚,回收行业发展较快,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小、散、乱、差的特点明显,回收主体组织化程度还很低;分拣技术水平低,行业内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分拣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低,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低;经营规范化程度低,在回收、运输、储存、利用等环节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运作流程。

  由于目前回收企业效益不好,主要废旧商品回收价格下降,造成回收商品积压,社会投入建设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市场、分拣中心积极性不高。

  对此,“十二五”以来,商务部门共投入扶持资金9242万元,支持全省各市州开展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分拣加工中心和回收网点建设工作,扶持12个市州建设完成64个项目,初步建成了全省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依托“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完善服务,拓展功能,形成体系完备、功能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平台。

(新闻来源:甘肃日报)


上一篇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

公司资质                               更多..

工程项目状态

  •    

联系我们